地址:重慶市巴南區鐵公雞鋼材市場3區
7075鋁板去應力退火的典型溫度范圍為220℃至450℃,具體溫度需根據加工階段、應力消除需求及工藝穩定性綜合確定。以下為不同場景下的溫度選擇依據:
一、典型去應力退火溫度
220℃保溫8小時
適用場景:粗加工與半精加工之間的中間退火。
工藝效果:通過低溫長時間保溫,消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,同時避免材料強度顯著下降。例如,在CNC粗加工后,將鋁板置于帶氮氣保護的箱式回火爐中,以220℃保溫8小時,可有效減少后續加工中的變形風險。
450℃保溫2-4小時
適用場景:最終去應力退火或厚板處理。
工藝效果:高溫快速退火可促進再結晶,消除深層應力。例如,厚板固溶處理后,在450℃下保溫2-4小時,可顯著降低淬火內應力,提高材料穩定性。
二、不同工藝階段的溫度選擇
粗加工后
溫度:220℃
目的:消除初始加工應力,防止半精加工時變形。
案例:CNC粗加工后,鋁板在220℃下保溫8小時,空冷后進行半精加工,平面度誤差可控制在0.05mm以內。
半精加工后
溫度:220℃
目的:進一步消除應力,為精加工提供穩定基礎。
案例:半精加工后重復220℃保溫8小時退火,可確保精加工后零件尺寸穩定性,表面粗糙度達Ra1.6。
精加工后(穩定化處理)
溫度:-65℃至175℃冷熱循環
目的:消除深層殘余應力,適用于高精度零件。
案例:采用高低溫處理箱對裝夾后的鋁板進行-65℃保溫4小時、175℃保溫4小時的循環處理,可消除80%以上殘余應力,尤其適合航空航天精密零件。
三、溫度選擇的科學依據
低溫退火(220℃)
原理:通過恢復階段塑性變形松弛應力,保留冷作硬化效果。
優勢:避免材料軟化,適用于中間加工階段。
高溫退火(450℃)
原理:促進再結晶,消除晶內偏析,均勻合金元素分布。
優勢:徹底消除應力,提高材料整體性能,但需控制保溫時間以防止過燒。
冷熱循環處理
原理:利用熱脹冷縮效應,通過極端溫度交替作用松弛深層應力。
優勢:消除率高達85%,適用于對尺寸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場景。
四、工藝參數優化建議
升溫速度:控制在≤30℃/h,避免熱應力沖擊。
保溫時間:根據板厚調整,厚板需延長至4小時以上。
冷卻方式:空冷或爐冷至200℃以下出爐,防止急冷產生新應力。
裝夾方式:使用中框壓板固定,防止退火過程中變形,壓板平面度需≤0.03mm。